|
拼多多一直以来靠“低价策略”打天下,但最新的三季度财报却让外界对它的未来增添了不少疑问。数据显示,拼多多第三季度收入达到993.5亿元,同比增长44.33%,净利润也达到了249.8亿元,同比增长60.78%。听上去还不错吧?但和上一季度的85.65%收入增速和144.2%的净利润增速相比,这一次的数据明显显得没那么耀眼了。 5 w: b ?6 |% }! y" o( P
$ j, y$ W" E: D b
财报一出,拼多多股价就应声下跌,直接跳水10.64%,市值缩水超过1200亿人民币。从10月初到现在,股价已经跌了28%,蒸发了超过4538亿人民币的市值,资本市场显然对拼多多的未来有点“信心不足”。
. z' O" ?. |3 f% J; b( [1 l
# n- S! x* Y3 L) T+ }细看这次财报,拼多多业绩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“佣金收入”的表现不如预期。拼多多的收入来源无非是广告和佣金,但三季度佣金收入只有500亿,和预期差了30亿左右。 ; s- \3 J) L+ v$ n! a) k
, I' ~6 R+ G( }6 y( f9 F4 E为什么会这样?一大原因是拼多多为了扶持商家,花了大力气去搞补贴。比如“百亿减免”“新质商家扶持计划”,还有对西部市场的物流支持等。听起来挺好,但问题在于,这种大撒钱的做法直接拉低了毛利率,从上一季度的65.28%掉到60.03%。
0 ]. ~* N1 F0 `# c# w5 `& g) o$ B, n7 h. u2 s1 u
其实拼多多的低价模式一直是双刃剑,早期靠“砍一刀”和“百亿补贴”吸引用户的确很成功,但这种模式是建立在商家利润被压榨的基础上的。时间久了,商家怨气越来越多,去年拼多多自营店“多多福利社”上线4小时就被商家恶搞下线,还有一些针对TEMU扣款罚款的新规,也加剧了商家和平台的矛盾。
& v3 n- ?+ o) S) u* _) q
+ }% v( }" \! ?7 ?, d! f拼多多的营收离“千亿”大关只差一点点,但同时它的费用支出也在大幅增加。财报显示,三季度总成本增长了48%,运营费用同比涨了39%,特别是营销费用更是直接飙升40%,达到了304.8亿元。此外,拼多多的人员成本增长也很夸张,今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了138%。
# z1 ^( ~" \: V; o5 l. M1 V2 B) N5 ?* d# Q8 L9 [
增速放缓,成本飙升,还得面对同行的“围剿”。比如京东早就学拼多多搞“百亿补贴”,淘宝的“巨能补”活动更是针对拼多多的价格敏感用户群体,而拼多多的海外版Temu也受到亚马逊的直接狙击。这种竞争环境下,拼多多的路只会越来越难走。
% v4 T0 T9 r: U. u t! J }+ K
# f Y9 }7 M4 b5 M u# f" R如今的拼多多已经是个体量巨大的电商巨头,放缓增长、优化模式是必然趋势。管理层也明确表示,要继续加大对商家的扶持力度,为长远发展铺路。
2 G3 f) z1 L% I% A; U9 g! f9 \- i- _( I# ~9 r3 l
但问题是,短期内业绩压力还会持续,成本高企、竞争激烈,拼多多的未来注定不会一帆风顺。对它来说,如何在低价模式和商家关系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,才是决定它能否再创辉煌的关键。 6 W! M6 u8 D5 q' @' p
, p: Y% b8 T! W, e1 U
" q1 `4 g* h& _ |
|